齒輪磨床誤差溯源取得初步成果、新一代齒輪磨床即將完成設計分析進入出圖階段……這是進駐秦川集團開展研究工作半年多來,讓吳文武和同事們尤為欣慰的事。
       吳文武是陜西高端機床創新研究院設計與制造技術中心主任,主要負責機床幾何精度、動態性能、聯動精度正向設計技術與制作規范等方向的研究。去年8月,吳文武和另外3名同事進駐秦川集團,聚焦齒輪磨床,聯合攻關動態性能測試及誤差溯源技術。
       齒輪磨床是秦川集團的明星產品,占據近七成的國內市場份額,但產品性能較國外先進水平仍有不小的差距。如何進一步提升高級數控機床產品競爭力,是秦川集團需要破解的發展難題。
       這不僅僅是秦川集團的“必答題”。
       擺在陜西省面前的,還有一個更大的時代命題:如何在重點產業實現技術突圍,以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
       2021年3月,在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大會上,西安交通大學趙萬華教授團隊和秦川集團簽約設立陜西高端機床創新研究院,聯手以齒輪磨床性能提升為突破口,進行新型機床創新技術路線規劃,開展樣機研制工作,同時為孵化新型項目公司儲備核心關鍵技術。
       與此同時,由秦川集團牽頭,西安交通大學、西安理工大學等單位共建的陜西省高檔數控機床共性技術研發平臺也正式運行。
       數控機床是陜西省確定的23條重點產業鏈中的“第一鏈”。研究院、共性技術研發平臺協同發力,一個聚焦數控機床產業、匯集全省最優質科研智慧的聯合攻關行動全力開展,人才、資金、技術朝著共同的目標匯聚。
       去年6月,在秦創原創新促進中心科技經紀人團隊的撮合下,趙萬華教授團隊和秦川集團共同成立的秦川高端齒輪裝備有限公司落戶西咸新區西部云谷,“拎包入住”,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便開門營業。
     “研究院聚焦關鍵技術研發、工程化能力建設、培養‘科學家+工程師’;秦川裝備公司聚焦新一代齒輪磨床原型機的開發,同時承載秦川集團關鍵新業務、新需求。我們希望在齒磨機床核心功能部件、整機工藝技術層面實現追趕超越。”趙萬華說。
       截至目前,除了趙萬華教授團隊外,陜西高端機床創新研究院還引進了包括吳文武在內的4名博士,分別從切磨削工藝技術、設計與制造技術、驅動與伺服技術、系統與控制技術四個方向開展科研攻關。
       在趙萬華看來,研究院面向企業,背靠科研院所,通過為企業提供解決方案,以“技術鏈”架起高校“創新鏈”與企業“產業鏈”之間的橋梁,以企業需求引導高校開展原始創新,從而為數控機床產業高質量發展激發了新動能。
       去年11月8日,秦創原秦川集團高檔工業母機創新基地項目簽約落戶西咸新區灃西新城,總投資10億元,達產后最高產值預計為36億元,畝均產值不低于1400萬元。作為陜西省數控機床產業鏈“鏈主”,秦川集團通過打造集科技研發、成果轉化和產業化于一體的高檔工業母機創新基地,深化“兩鏈”融合,構建高檔數控機床集團化產業集群。
       不只是數控機床產業,在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的引領下,我省科技成果產業化步伐正不斷加快,形成“產業鏈”和“創新鏈”的良性互動、融通發展。“作為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總窗口,我們還將在‘兩鏈’深度融合、科技企業培育、孵化載體完善、人才隊伍建設、政策落實兌現等方面下功夫,推進科技創新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動創新驅動發展邁出更大步伐。”西咸新區相關負責人說。
       陜西日報記者 劉印